癸卯年记事

2023 年似乎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日后,当我老了,拄着拐棍看到这篇记录时,兴许会激动的甩掉口中的假牙,使出浑身的力气,颤颤抖抖地大喊一声:“去他妈的”!

移光定位

从 23年的春节到除夕,中间经历了许多事。有些事情当前不宜记录在此,如果以后忘记了,说明那些破事已经烂掉了,不值得我挂在心头。而记录在此处的,应该都是值得一提的。可以作为我日后谈资,那个时候我也许脸上多了几刀皱纹,也许依旧青春年华,也有可能稳如老狗却“顺风湿鞋”。

总之,管它上天入地、腾云驾舟,都已经过去了。保留点快乐的记忆吧!

2月,读《史记》若干篇。

现在尽然想不起来读了哪些、多少篇,只能用若干形容,是继去年所读。这脑子,它是一年一年的不中用了!悲哀哇!

3月,读《史记》,酿酒,游泳,走进自然。

继续读《史记》。


月中,天气热了,突然想起了母亲做的米酒。于是买了江米、酒曲,做了米酒。结局还好,味道不敢说非常的好,但还是不错滴。

制作方法不是很难,蒸熟、凉凉、洒酒曲、发酵 ~72h至出汁即可。

做成的味道还不错,除了有些米粒还是硬的(应该是买的米不行,有陈米混入,导致用水泡后,蒸熟也是硬的)。


过完年,北京的天气逐渐热了起来。在吃饭的间隙和同事聊起了游泳并相约一起去北科大实践。我想,虽然我不会游泳,但是可以学呀,这次可能就学会了,最次也能混个 “泡澡”啊。

记得小时候,每到夏天的周末,通常会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去河里游,大家基本都是绕着小河游一圈,而我去了多次是怎么都学不会。那个时候我是真不知道那种泳姿叫狗刨,所以自然不会因为名称的原因而学不会的。

北科大是标准的 50m泳池,挺大、美女也挺多、泡澡贼舒服。去之前我能游 1m,去了几次之后我能游个 2.5 m左右。如果借着泳池蹬一脚,那不得了,可能会创纪录的游 3m。

这几次去之前我是真的认认真真地看了一些游泳教学视频的,但是到了现场,这手、腿、屁股就是不听使唤。堪称理论界巨人,实践界弱鸡。几十年过去了,还是学不会,真是笨!

也许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,注定“旱”生。


月底,骑着我心爱的小毛驴、带着我的帐篷、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、干粮,走进公园,亲近自然。

4月,始读《梁启超传》,骑行。

月初,停了《史记》,开始读元青等著作的《梁启超传》。


月底,买了一辆山地车,周末去绿道骑行。在山地骑行的时候,扎了几次胎。第一次扎胎的时候,花了我10个绿毛子。聪明的我,看了一遍修车师傅的手艺就偷偷地学会了。之后在网上买了补胎工具,以备不时之需。果不其然,在几次山地骑行后就自己动手操作了。真是门实用的绝技!绝学无忧吖!

5月,刷剧,骑行,种兰花。

周末或下班晚上去骑行。


假期刷完了同事推荐的《漫长的季节》,开头说实话,真是没看懂,到了结尾才理解了一丢丢。看完解说,不得了,意义远大。

印象最深的台词 “往前看,别回头” ,结局歌曲《再回首》!当时有一种我炽热的心被打了一棍子的感觉,顿生万象,思想不由地复杂起来。


月中,晚上骑行绿道,发现一句杜荀鹤的诗词 “少年辛苦终身事,莫向光阴惰寸功”。这碗鸡汤浇淋我心头,然我这几月来的糟心事似乎变得渺小起来。


月底,周末在市场购得几株兰花。自己动手用快递泡沫做了花盆,买了兰花专用营业土植了起来。

其态甚美,不可方物。以致我在晚上熄灯赏月、吞云吐雾时,都斜着 45度的脑瓜观察着。

也许是前些日子鸡汤喝的多,心情依旧安稳。

6月,酿酒,骑行,投怀自然。

天热的很。心情糟糕。周末依旧骑行,投向大自然宽广的怀抱,释放糟糕的心情。

7月,骑行,参加同学生日。

依旧骑行。


月底,大学同学生日,与其几个哥们在他家侃大山、吃饭。

8月,读完《梁启超传》,心情糟糕。

断断续续的读完《梁启超传》。书中部分内容感觉更像一本“评传”,少了“纪传”。

第一次知道梁启超这个人,是上学时在历史课本中了解道的,知道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。看完这本书让我对梁老前辈有了更多的了解。书中所述虽不能代表当时任公所思,但大部分内容值的深思。

不得不由衷的钦佩梁任公,知识分子的楷模、近世纪百十年来清醒的人之一。为生民立命,为天下立心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


8月,天气很热,心情依旧的糟糕。

9月,种植芒果,心慌。

月初,与母亲视频。她说:“看的新闻,好多企业都裁员着哩。你最近怎么样,不行的话回家来。”……
“现在乡下人都来镇子上了。年轻人都出门打工,老人陪孩子在镇子上念书。他们都不做饭,吃的馍馍都是买的。不行的话,我们在家开个店,卖馒头去。”……

听完母亲的话,这几月以来不安的心,似乎找到了停息的港湾,高枕无忧了。任何困难具已冰释。


月初在早市买了芒果,吃完后,剖开核,繁育芒果幼苗,成功出盆。又多了一门手艺,以后可以繁殖芒果幼苗。希望大大滴,绝学无忧!


月底,天气不是很热,心中依旧烦躁。

10月,读完《难经》,始读《黄帝内经》。

趁着放假,秉灯夜读明朝张世贤所俱图的《难经》。期间常常颠倒黑白,如痴如醉,孜孜以求。书中妙趣,不亚于渴而饮水,久旱甘霖,令人畅汗。真乃奇书!

后读宋林亿集注唐王冰版本的《黄帝内经》,妙趣亦同。

11月,见好友,生病禁烟,修理不听话的“小毛驴”。

11月初,小漪与国强回国。一起吃了个饭,闲聊了一些。

月中,小毛驴罢工,交通不便。去修车。

月底感冒一场,发烧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。因咳嗽,开始禁烟。比去年“阳了”的症状还厉害。虽然最近在看一些医书,但到了生病的时候,却很难灵活应用。真是伤脑筋,这脑瓜关键时候就是不够用。

12月,生病。

自从上月底生病,持续月余。常常觉得自己“虚”,有时下楼扔个垃圾,上楼后便气喘嘘嘘、大汗淋漓。青年躯体,老年身体。悲乎!人之弱,难过于此。

1月,见 Lina。

元旦假期,去镇江见到了 Lina。


Day1:去程,夜游金陵渡。

坐高铁到达镇江南站,与 Lina 在酒店门口碰头。到达时,天已黑,约莫 18 点多。

Lina 与同学在酒店门口等我。我去办理入住。之后与 Lina 的同学一起吃晚饭。饭后游览了金陵渡。

西津渡的夜晚比较安静,没有太多的人。在渡口,有位古人的刻像。铜像旁边有块刻草字的石碑,上头的字初看时“像”极了小学时自己的作业本 ——写的时候心里似乎是明白的,写完自己也不认得([doge])。很不同的一点是,石碑上的草书看见它的第一眼是心旷神怡的,而我作业本上的却是“潦”草,那一眼应该会让大脑萎缩好一阵吧([doge]+1)。

古人也不知道是谁,我们猜是王安石。石碑上的字,不全认得,我们叽叽喳喳的“识了”几颗。在打算离开的时候,一位在旁边遛弯的热心市民,约摸四十来岁。他不记利益、挺身而出给我们讲解了 10 分钟左右。于是我们便了解到
是唐朝诗人张祜的《题金陵渡》,自然旁边的铜像就是他了。
诗词内容是:

1
2
金陵津渡小山楼,一宿行人自可愁。
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州。

热心市民讲解的很好。结束后,我提议大家一起合影,摄影师是 Lina 的朋友。

随后,我们告别了热心市民,漫步其它的地方。

晚上 10 点多,散场。

夜宿酒店,看见没有暖气、有空调、临街(店家很贴心的在梳妆盘里放了耳塞),心情复杂的像麻线球。开空调吧,丝毫不觉得热反而觉着吵。关掉空调,心里又觉得冷。酒店除了淋浴的水是热的,其余都是凉的。被窝也像个小冰窖。躺下后,房间外车流的声音不时传来,更是翻来覆去,难以入眠。这一夜,差点冻死在镇江。

晚上与 Lina 约好第二天在某公交站碰头。


Day2:游金山,吃豚鱼。爬北固,绕江边。夜逛小吃街。

早上起来后,发现天空雾闷闷,显然是雨神伯伯昨夜偷偷的洒了点水,兴许他昨晚也没睡好。

收拾完后,退了酒店,背上包,坐公交去了约头地点。还好昨晚脑子没冻坏,没有坐过站,也不用对接头暗号。碰头之后,我们去附近的一个店面吃了早餐,锅盖面。之后打车去了金山寺。

在进入金山景区的时候,Lina 搞了两张游园卡,我们戴着口罩,试图刷卡进园,不用买票。结果是Lina 进去了,我被拦下了。验票的工作人员问我,这是你吗?我心中顿时嘀咕:“完,被识破了”。看了一眼刷卡机显示的照片,嗯。。。确实不像,照片五六十岁、胡子拉碴、容貌甚伟。只好说“这是我家人的”。而工作人员态度坚决的说,“不行,必须是本人才可以”。之后便又退出去买票了。哎~,谁叫我是有脸面的知识分子。不然,我就闯进去,管他三七二十一,这样良心也不会痛。

进入景区后,Lina 告诉我,那是他朋友和他父亲的游园卡。我们进入去后,右转,按逆时针方向游览了景区。因不懂人文历史,又不肯洒金求导,所以默默的进入观景模式,爬爬山、看看水。

中午去永安鱼庄,吃了河豚。这是我第一次吃这东西,听说有毒,处理不好的话吃完要冒青烟的,以前在电视剧里头见过类似的场景。据传,明朝胡惟庸靠着做河豚的手艺与李善长结缘,日后官场如鱼得水,左右逢源。我想这手艺我这辈子怕是学不会了。豚鱼的肉不像鲈鱼那么细腻,整体上口感比较紧致,不容易入味,蘸着调料吃,味道很好。

饭后,Coffee 了一杯,续续命,昨晚实在是没休息好,乏的不行~

下午去了北固山。下山后去洗手间,尴尬的走到了女卫生间,我发誓,我绝对不是故意的。。进去后,我还有点纳闷,怎么一个人也没有。而且没有小便池,全是单独的坑位,等我开了一个门,打算就位时,发现对面单间出来一个大妈。啊~~,喔滴神啊,我当机立断、毫无犹豫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了出去。又仔细看了一下厕所门口,发现是我走错了。真是尴尬!还好大妈是见过大场面的,没有喊叫,不然我怕是说不清,道不明了,搞不好还得伤残。

出了景区,我们在江边绕了大半圈。由于天气不是十分的晴朗,空气中雾蒙蒙的,江与天一时难以分明,心中意镜顿时拉满,神驰思往,真乃佳境也!挪用 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 也不可尽述其中妙趣。

天黑时,突然感觉有点疲乏,肩膀有点麻木,小腿也不太灵活。想必是长时间背包行走,加之昨晚没休息好,天气也有几分凉、空气有点潮湿,走了一天路,身体开始有了反应。总之,很复杂。

晚上,打车先去了酒店放了行李,之后去江大小吃街“跑火车”(guang~chi~,guang~~chi~~~)。各种小吃,炫光满目。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。买了烤淀粉肠、臭豆腐,因我口味刁钻,吃几口便弃了。买的糖葫芦还不错,Lina 没吃,我一个人吃完了。


Day3:登虎丘,望山塘。腿断平江路,偷听小曲。夜逛小吃街。

早上,我们在酒店门口碰头,吃早餐。打车去火车站,计划今天去苏州。昨晚我临时搜了几个景点,打算听听苏州评弹,逛逛虎丘、寒山寺、平江路、山塘街。
但是现实情况是,我们只逛了虎丘、隔着马路望了山塘街、在到达平江路时,我感觉自己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,要罢工了。

苏州评弹在网上攻略了一下,发现太晚了,至少的提前好几周才能预约上席位。于是乎,临时起意,现实失意,放弃之。
虎丘是在一款建造经营类的游戏里边了解到的,我记得,当时我——“沈周”,在竹林探险,折腾了好几天时间。
寒山寺,自然是因为唐代张继的《枫桥夜泊》这首诗而想去拜访。

虎丘不亏是“吴中第一名胜”,在不了解历史文化的情况下,单单里边的建筑、植物就让人觉得美、舒服的狠。

斜塔、剑池、竹林,这三个景点我印象比较深刻。尤其从剑池上头几十米高、中间有空洞的小石桥经过,低头望剑池时,竟有种想跳下去的冲动。真是神奇!

虎丘出来后,坐公交去了山塘街,下公交之后,望见路对面的入口处排了老长的队,估计得一两个小时才能进去,所以我们去了不排队的那条街走了走。午后天气比较冷 Lina 冻得脸通红。

之后,我们走到地铁站,往平江路出发了。那时地铁的拥挤程度不亚于北京上下班时。去了平江路,人也是超级的多,走了半截,人实在是太多了,于是我们打算返回了。

在往出走的路上,我的腿实在是累了,于是我们坐在河边的石栏上休息。石栏除了有点冻屁股、不太干净外,还是挺舒服的。最有价值的是,可以听河对面的小曲。那边客观花钱买座,而这边白嫖。

回到镇江,天已晚。在小吃街,吃了鸭血粉丝汤。吃完身体特别暖和、舒服的狠。

这几天走的路太多了,到了晚上,我的的腿感觉已经废了,而 Lina 竟然没事。


Day4:参观江大,归程。

早上骑车从酒店出发,与 Lina 会合,之后便在她的带领下,进入了校园。Lina 带我参观了她们的实验室、操场、图书馆等等。

图书馆的东北有一个湖,从北向南、从东向西望去,即使是在冬季,依旧可以感觉到它的美。我告诉她,这里的景色很美,我愿意当个保安,天天在这湖边巡逻。

过了图书馆,我感觉自己的腿已经相当的乏了,显然是体力不支。上上个月底感冒一场,我的身体已经被折磨的不像样子了。

大约参观了 1h,我们出去吃饭。到中午 12点左右打车去了镇江南站。到车站取背包里的水杯打热水的时候,突然发现,忘记给 Lina 雨伞了。

晚上 19.30 左右到北京住处。真是激动,我的腿终于可以躺平了!


月底,出差内蒙·鄂尔多斯。去之前查了下天气预报,最低温度零下 20 多,吓得我带了一包衣服、热水袋和其他保暖物件。

行程是坐飞机飞到陕西榆林,之后打车到达客户地点。头一回碰到出租不打表计价,直接一口价出行的。也许是跨省作业,操作比较复杂吧。

到达目的地 12点多。那个地方不是很热闹,周围吃喝很少。

天气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冷,衣服没有派上用场,但是热水袋是用上了。住宿的酒店没有暖气,只有空调,空调开的很足,刚从室外走到房间里,感觉还是暖的,但是过一阵就感觉到时凉的。而且空调的声音也很大,被窝里也是凉的。好在只住宿一晚,第二天晚上便离开。晚上,我用酒店的热水壶烧了热水,灌满热水袋放到被窝里。一晚上,舒服。

这次出差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酒店的伙食非常好。自助式的,随便吃,而且荤素、瓜果、汤粥种类繁多。这是我出差老多年,头一回碰到的这么丰盛的伙食。就这伙食,我都不想回北京了!

2月,回家,“小顽童”。

2.5 回家。带着大外甥(12岁,男)去我们家。小外甥(6岁,女)已经先去了好几天了。在县城买了一堆零食,大姐也捎了好多好吃的。

刚回家的时候,两个外甥好听话啊。一年没见了,每次和大姐视频,都问:“舅舅啥时候回来呀,想你了”。

过了 2天就愁的不行,俩人吵嘴、打架,十分热闹。我还没起床,他们已经吵了起来……

教他们背古诗、文言文。大外甥背诵《取之有道》、《诫子书》、《劝学》都愁死我了,照着读都读不流利。我都听会了,他还是读不顺,背不通,更别说默写了。小外甥女让她背古诗,死活不背,实在没法子,给零食都诱惑不了。学习不行,打架、干坏事,个顶个的“六”,真是两小顽童。

这几天下来,我尽然有点厌恶小孩子了,太淘气,顽劣的很,管不住!十分任性!根本不听!

我生气的时候,突然想到父母带大我们这几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啊!那个时候生活条件比现在紧张多了。


2.9,除夕。上午生火盆、打了几把游戏,吃完饭去上坟。

中午收拾房间、喝茶、贴对联。

晚上吃完饭后,开始回顾过去的这一年。

刚刚二姐来视频,问候了几句。

整理到此处的时候,两外甥又在院子里打架了。大外甥打破了小外甥女的手,一时之间,我尽不知所措。


年与时驰

今夜,窗外依旧炮声起,万家灯火尽通明。在 23年春节的时候,我本以为 22年是我这么多年来最忧虑的一年。但是到了今天,我感觉 23年才是。今年自 3月以来心中常常不安,深夜也难以入眠。感觉这三十年来,自己越来越迷茫、平庸。在 9月的时候,母亲来通话,让我心中平稳了好多。过去的一年我一直认为自己成长了好多,但是今年的忧虑却比去年多了好多,具体有多少,我就不再细说了。就让过往如迎接新春的烟花,划破长空,消逝在无边际的夜幕中。无论过去有多少光辉、苦难,有多少难以启齿,走到今天,回首望去,依旧在路上,前行……

Tips: 本来计划在除夕 Deploy 此篇记事的,但是到今天(24年2月10日)才完成。23 年 9月的时候电脑中毒,导致丢失了相当多的数据,还好都是不值钱的东西,其中就包括 Blog Server 的连接信息。So,这事便复杂了起来……